什么是用户体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开始关注"用户体验",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堆相关的词汇:UX/UE、UED、UCD、IxD……听得多了,你会被它们搞的迷茫。其实,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国外常简写为UX,国内有时简写为UE)也很简单,说到底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我认为的用户体验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用让用户多想(易用性),不要让用户等待(响应速度),也不用让用户操作过多步骤(简化操作)这几个方面吧。也许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它复杂化。那么就从下面这个3个方面来谈一下,我自己对移动应用体验中的认识。
1.移动应用使用者操作的特点
现在的用户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体验糟糕的应用程序;假如你要通过手机完成某一个功能,面对层叠的菜单和难以理解的专用词汇说明,再加上程序运行迟缓;我想你宁可放弃这个操作,也不愿被它折磨。

首先移动应用用户界面尺寸有限,要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你设想的功能融入进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法原理大家都会用,但是减法呢;移动应用我们用触摸去完成工作,而PC我们用鼠标去参与业务逻辑;想想我们的手指和鼠标做操作可不是同一个概念;试想一下你设计一个功能密集的树形菜单,将它放置在IPhone上,而菜单上的展开标记需要你小心翼翼的瞄准并点过去,那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是让用户揪心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遵循简化操作原则,用简单易懂的ICON去代替复杂的文字说明,用扁平化的线性表格代替层次结构;在简单的设计和操作中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用户操作时间短;移动应用使用者和桌面PC使用者多数使用的时机不太一样,千万不要照搬PC上的软件;“短、频、快”是手机用户强烈的呼声。移动应用使用者多是利用碎片时间来享受服务的,银行排队、坐地铁、乘公交、电梯中…… 当仔细观察这些“道路勇士”们的使用情景时,深感高效服务于用户的碎片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加载,响应时间还是整体设计的简洁度,变得尤为重要。
2.IPhone,Android体验的差别
如今的移动应用都大有推出全平台的趋势;iPhone的设计风格已经成型,设计规范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Android平台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硬性的规范,也没有固定的用户习惯。设计者喜欢将iPhone上的交互逻辑移植到Android,忽略了Android平台的设计。下面列举下IPhone与Android在设计上的差别


1.功能菜单的差别;Android的功能切换键(Tab)一般置于上方,而iPhone设置在下方;可能Android的设计师认为浏览顺序是从上至下,所以把功能切换做在上方更能被识别到,而Apple的设计师认为把功能切换置于下方,距离拇指更近,更方便被操作到。我分析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多数Android手机的物理按钮都在下方,如果把程序的Tab也放在下方,会让操作者感动迷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在实际设计中仍有Tab放在底部的出色Android应用,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去权衡菜单的位置。
2. 通知系统;Android的通知系统显式的包括状态栏的通知和状态栏下拉后的通知界面。状态栏的通知包括图标和文字,文字会显示几秒后消失。通知界面包括可被清除的通知和不可被清除的通知。iOS的通知在iOS 5之前是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来进行的,在iOS 5中调整为和Android较为类似的下拉形式。这是因为Android是彻彻底底的多任务系统,而IPhone可能看成是半多任务系统,只能有一个激活状态的程序。

3.善用Android菜单。我们应该善用Android菜单键,这可以让Android设计者更加集中精力在主UI,逻辑上,一些附属功能可以被隐藏在菜单栏中。这里想说的是IPhone与Android的菜单布局也完全不一样,一种是从底部弹出,一种则是类似弹出层一样。
当然这些只是两种系统不同体验的一小部分,这里只是将一些典型的体验列举出来。
3.我们应用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涉及到一个产品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良好体验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里想从一下3点来分析如何从产品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1.优化使用流程和元素;让App使用者感觉速度加快:设计者脑海中设想的App使用场景不可能和实际中的完全一样,有可能是因为网络速慢,或是使用者本身的装置在后台运行其他的任务让App运行迟缓。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是去找出哪些是造成延迟的关键因素(如获取后端数据、执行大量运算等)。第二步是去放一些额外的步骤说明正在延迟,让使用者认为这些延迟是必要的例如loading动画,延迟加载,缩略图优先。优化使用界面的元素,每一个UI的元素都会影响App的表现,且每一项优化都会反应到整体的表现上,所以每个元素都应该被仔细考量后使用。该放的就放,换句话说产品的细节对于体验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2.关注产品组合
一个公司若想要很快的推出他的产品、或想去发展产品组合,在面对时间与资源的种种限制时,是十分难判断到底应该先关注哪一部分。我认为设计和制作应该关注在产品的组合上,产品组合才是最重要的事。一个产品顺序的矩阵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去了解哪项产品的设计应该最优先处理。我们得去关注最重要的部分,如此可以让整体的努力表现投注在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区块。假设你预期的顾客都在使用Android手机,而你的竞争者也对准了这群用户,那么去付出努力在设计更优雅和高效的Android 应用,就会比去分心去设计其他使用平台上的App更为有价值。


3.了解核心使用者的使用情节
举例来说,如果你去购物通常是要买某样产品,不论是在一个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或是在互连网上,都是在找寻你想要的。当然如果能让整体的购物体验有趣,当然更好,但最重要的事儿还是得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在设计购物的App上也是一样的(不论是买游戏、音乐或是优惠卷),不论你所设计的其他功能是否可以让整体使用体验更丰富,但一定得让使用者可以很快的找到想买的东西以及购买。只有把基础的核心功能做好,再加上那些特色点缀才会使这个移动应用有意义,千万不要为了制造良好的体验而了应用的本质。
1.移动应用使用者操作的特点
现在的用户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体验糟糕的应用程序;假如你要通过手机完成某一个功能,面对层叠的菜单和难以理解的专用词汇说明,再加上程序运行迟缓;我想你宁可放弃这个操作,也不愿被它折磨。

首先移动应用用户界面尺寸有限,要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你设想的功能融入进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法原理大家都会用,但是减法呢;移动应用我们用触摸去完成工作,而PC我们用鼠标去参与业务逻辑;想想我们的手指和鼠标做操作可不是同一个概念;试想一下你设计一个功能密集的树形菜单,将它放置在IPhone上,而菜单上的展开标记需要你小心翼翼的瞄准并点过去,那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是让用户揪心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遵循简化操作原则,用简单易懂的ICON去代替复杂的文字说明,用扁平化的线性表格代替层次结构;在简单的设计和操作中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用户操作时间短;移动应用使用者和桌面PC使用者多数使用的时机不太一样,千万不要照搬PC上的软件;“短、频、快”是手机用户强烈的呼声。移动应用使用者多是利用碎片时间来享受服务的,银行排队、坐地铁、乘公交、电梯中…… 当仔细观察这些“道路勇士”们的使用情景时,深感高效服务于用户的碎片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加载,响应时间还是整体设计的简洁度,变得尤为重要。
2.IPhone,Android体验的差别
如今的移动应用都大有推出全平台的趋势;iPhone的设计风格已经成型,设计规范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Android平台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硬性的规范,也没有固定的用户习惯。设计者喜欢将iPhone上的交互逻辑移植到Android,忽略了Android平台的设计。下面列举下IPhone与Android在设计上的差别


1.功能菜单的差别;Android的功能切换键(Tab)一般置于上方,而iPhone设置在下方;可能Android的设计师认为浏览顺序是从上至下,所以把功能切换做在上方更能被识别到,而Apple的设计师认为把功能切换置于下方,距离拇指更近,更方便被操作到。我分析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多数Android手机的物理按钮都在下方,如果把程序的Tab也放在下方,会让操作者感动迷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在实际设计中仍有Tab放在底部的出色Android应用,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去权衡菜单的位置。
2. 通知系统;Android的通知系统显式的包括状态栏的通知和状态栏下拉后的通知界面。状态栏的通知包括图标和文字,文字会显示几秒后消失。通知界面包括可被清除的通知和不可被清除的通知。iOS的通知在iOS 5之前是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来进行的,在iOS 5中调整为和Android较为类似的下拉形式。这是因为Android是彻彻底底的多任务系统,而IPhone可能看成是半多任务系统,只能有一个激活状态的程序。

3.善用Android菜单。我们应该善用Android菜单键,这可以让Android设计者更加集中精力在主UI,逻辑上,一些附属功能可以被隐藏在菜单栏中。这里想说的是IPhone与Android的菜单布局也完全不一样,一种是从底部弹出,一种则是类似弹出层一样。
当然这些只是两种系统不同体验的一小部分,这里只是将一些典型的体验列举出来。
3.我们应用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涉及到一个产品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良好体验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里想从一下3点来分析如何从产品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1.优化使用流程和元素;让App使用者感觉速度加快:设计者脑海中设想的App使用场景不可能和实际中的完全一样,有可能是因为网络速慢,或是使用者本身的装置在后台运行其他的任务让App运行迟缓。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是去找出哪些是造成延迟的关键因素(如获取后端数据、执行大量运算等)。第二步是去放一些额外的步骤说明正在延迟,让使用者认为这些延迟是必要的例如loading动画,延迟加载,缩略图优先。优化使用界面的元素,每一个UI的元素都会影响App的表现,且每一项优化都会反应到整体的表现上,所以每个元素都应该被仔细考量后使用。该放的就放,换句话说产品的细节对于体验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2.关注产品组合
一个公司若想要很快的推出他的产品、或想去发展产品组合,在面对时间与资源的种种限制时,是十分难判断到底应该先关注哪一部分。我认为设计和制作应该关注在产品的组合上,产品组合才是最重要的事。一个产品顺序的矩阵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去了解哪项产品的设计应该最优先处理。我们得去关注最重要的部分,如此可以让整体的努力表现投注在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区块。假设你预期的顾客都在使用Android手机,而你的竞争者也对准了这群用户,那么去付出努力在设计更优雅和高效的Android 应用,就会比去分心去设计其他使用平台上的App更为有价值。


3.了解核心使用者的使用情节
举例来说,如果你去购物通常是要买某样产品,不论是在一个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或是在互连网上,都是在找寻你想要的。当然如果能让整体的购物体验有趣,当然更好,但最重要的事儿还是得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在设计购物的App上也是一样的(不论是买游戏、音乐或是优惠卷),不论你所设计的其他功能是否可以让整体使用体验更丰富,但一定得让使用者可以很快的找到想买的东西以及购买。只有把基础的核心功能做好,再加上那些特色点缀才会使这个移动应用有意义,千万不要为了制造良好的体验而了应用的本质。
By admin on 2012-06-22 0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