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出版物出版人微信投票活动于2019年1月19日开始,21日结束。活动期间共有15081人次浏览了微信投票页面,有效票数5864票,较去年4533票相比增加了30%,翻盖浏览人数增加了70%。说明集团及旗下出版社整体品牌影响力有了较大提高。此次投票页面设计在缩短页面整体长度(减少用户滑动次数)、用户交互反馈(减少页面跳转、自动未选定位、动画效果)等多方面提高用户体验度。功能上增加了内容试读,分享拉票,网店链接;目的想让读者更多了解集团旗下出版社的图书,提升集团及出版社品牌效应,拉动图书购买量。此外还增加了票数级及排名,让参与活动者对活动保持持续关注。
活动期间有发现不规范的投票现象,现象体现为,投票人数与CNZZ访问人数不符。(注:CNZZ为页面级访问统计引擎,只有正常浏览页面的用户才会被记录。此次投票程序逻辑为:微信用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投票页面,会以页面地址+微信用户唯一识别码作为CNZZ的访问地址(例如:http://tools.hxebook.cn/index/vote.html?openid=oYNL5v9IC8ijA2_0u_cMZM2mxBPk),固每个真实用户都会在CNZZ统计引擎中留下痕迹。)
判定依据为:
1.活动第二天(2019年1月20日)13:00-14:00为例,此间根据CNZZ统计,页面浏览人数为443人,但该时间段投票人数为:1296票,且投票属于短时间用户行为,绝大数用户不会在该处停留10分钟以上,根据CNZZ统计此次投票平均用户停留时间为3.16秒(从页面显示完整算起)。两种统计数据相差甚远。
2.根据阿里云web防火墙日志记录,选票提交次数远高于页面浏览数。且拦截系统发现异常。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固判定为有不规范数据投票行为。我们在活动的第3天,在投票按钮上增加了验证码功能。
综合考虑排除干扰投票数据的方案,我们选择以CNZZ用户浏览痕迹作为基准,截取3天所有真实访问用户的微信用户唯一识别码作为投票用户全集(浏览活动用户>=投票用户),与现有投票数据进行比对。此种方式能有效去除无效微信用户唯一识别码(进入页面时程序会对微信用户唯一识别码发送至微信进行校验)和非正常浏览投票记录(没有经过页面直接投票)。经过筛查比对,我们发现不规范投票方式主要是通过暴力穷举微信用户唯一识别码和大量随机IP进行操作。此种操作与真实投票数据基本无差距(CC攻击,借助代理服务器生成指向受害主机的合法请求),所以防火墙很难判定数据真伪,只能以后续人工筛查方式。
按照数据分析,正常有效投票者:5864,疑似投票者:9269,疑似票率为:158%。筛查后的结果参见附件By admin on 2020-03-17 13: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