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微信开放平台简介
单单技术而已网上已经提供了SDK,本身功能也不多,融合应该不是难事。
http://open.weixin.qq.com/document/gettingstart/ios/
对于目标而言,腾讯把微信开放平台比喻为Facebook+APP;个人觉得这个有点言过其实;我认为微信只不过是借着腾讯的用户基础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交平台,有着腾讯这种强大粘性用户群的基础,何愁大事不成。
就开放平台功能而言其实也就是信息分享,好友圈病毒式传播。
开放平台两个功能如下图
二. 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刚刚悄然开放的公众平台,让徘徊在微博营销的互联网单位发现了一片新的绿洲;归纳起来无非也就是订阅+富媒体消息推送+病毒散播;
无需客户端做其他开发,只需要运营者在http://mp.weixin.qq.com中注册帐号达到要求即可。
发布及订阅方式

消息推送和阅读

品牌的传播
个人觉得这点很像微博

公众认证帐号主要有三个分类:阅读、媒体和明星。有趣的是,这种次序也体现了和平台命名相同的内涵。微信公众平台把“订阅”,也即是内容类的品牌放到了第一位。我相信这同样不是无意之举——这种细节透露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取向的核心定位。目前的微信公众号有两类,“认证帐号”和普通的“公众帐号”有一些区别。任何人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但是而申请认证则至少需要 1000 人个关注。
三. 微信API功能特点与微博的异同
总体上来看微信的API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到现在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散播,而且这种散播是点对点的强制式接受。微博则是从信息分享入手,从个人兴趣关注点去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微博更像是由降低了门槛的创造文学聚集地,演变到社交型工具,再到营销工具的平台;微信则是一种QQ即时通讯的一种往移动互联网延伸,演变到专题信息营销的产物。
在我看来两者可以互补,达到一种信息的全方位覆盖,不过个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腾讯QQ才促成这样的局面;
当我们在看好微信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微信的信息散播与强制性接受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容易得到认可的同时也非常容易失去用户。
就目前而且微信的信息传递模式还不是很完善,会进入纠结于关注的用户又不够多,信息推送太吵,没有感兴趣的推送这几个漩涡中。
经历微博变革的朋友也一定意识到,如今微博用户已经趋于稳定,以不再是那个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微博上的信息传播也渐渐失去了新鲜感;人与人的真正社交圈子已经膨胀到一种常人难以真心维护的人数最大值,换句话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看着自己微博被广告,僵尸粉,宣传信息所包围;在这背后是各个微博营销大众的博弈。不过不可否认微博已经是你每天除QQ外的必开工具。
下面有一张表格帮助你了解微信和微博的异同
下面有一张表格帮助你了解微信和微博的异同
|
微信 |
微博 |
区别说明 |
关注别人 |
Y |
Y |
微信相对于微博关注成本会高一点;微信使用二维码关注 |
结识陌生人 |
Y |
Y |
2者目前都有摇一摇,附近的人功能,可以说不相伯仲。不过微信这块更有优势,因为微信与QQ互通在线人数比例高 |
实时通讯能力 |
强 |
弱 |
主要是QQ的因素 |
跨平台能力 |
Y |
N |
微信能有机整合通信录和虚拟社群,微博只能有虚拟社群 |
信息传播 |
Y |
Y |
渠道不一样很难分出胜负 微博:以信息分享主体是信息,有点像QQ群传播,散布快,广 微信:分享主体以人为主,有特定性,和强制性 |
信息媒体 |
丰富 |
单一 |
|
回复 |
人工+关键词 |
人工 |
|
评论 |
N |
Y |
|
API特征 |
少 |
丰富 |
|
1. 蜜蜂窝产品分享功能中加入微信分享,和朋友圈,根据微信开放平台上显示:网站应用开放接口已经在开发中,相信不久也能和微博一样在Web页面中进行信息分享。


2. 网站上加入微信的二维码识别。微信的陌生识别,关注只能以二维码作为入口。我们在网页中增加微信二维码识别的曝光率,有助于更多的用户关注我们。
3. 开发平台则不需要在客户端中进行改动,而需要在各个内容(Apps文章,网站,其他广告媒体)中插入可订阅的二维码标识。运营者还需要适时利用微信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把他们进行分众。后续根据分众用户进行信息推送和回复,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运营工作。

五. 加入微信平台意义
在我看来,在Apps中加入微信平台有利于自己Apps的推广和信息的散布。在使用者眼里,微信分享会慢慢成为Apps的标准功能,就如同微博分享一样。
拥有亿级用户的微信平台成为你的免费推广平台,能否让我们在微信用户中取得Apps营销的先机,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老传统,是我们需要斟酌的问题。
微信公共平台的悄悄开放,让苦于单一微博营销的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这种去中心化+优质内容推送的理念我们能否胜任。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开与认证的开放态度来看,微信对于平台的培养非常的有耐心,它更重视品牌建设与优质内容的提供。是否意味着微信与微博的“圈地”运动正式开始。
六. 加入微信平台可能带来的效益
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即时接受到订阅的信息,不易错过打折,限时等即时性很强大信息;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公众平台能让我们有选择性的推送信息提升推送质量,外加回复模式,能克服撒网式的信息传播;带来更多的回头客,增加Apps的开机率。
富媒体传播能带给用户最直观的产品理解,帮助产品推广
By admin on 2012-10-10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