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12 年第一季度的 iPhone 销售量已经达到 3704 万台。按一个季度98 天计算,相当于每天售出 377900 台 iPhone。而世界平均新生儿出生率约为每天 371000 个,也就是说每天IPhone的销售量已经大于全球每天新生婴儿的数量。相当的不可思议是吗?苹果公司从2008年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 3GS,到如今iPhone 4,4S的风靡,不得不说IPhone带动了整个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崛起。同时我们应该看到iPhone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的硬件,作为移动终端,大批量的移动应用对IPhone的普及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App Store(苹果公司官方iPhone、iPod Touch和iPad应用程序在线发布平台)中的移动应用数量从500急速飞升至60多万;各式各样的应用层出不穷,各个移动应用开发组织在推陈出新中有的发展成为垄断形互联网企业,有的则销声匿迹为我们留下经典。纵观目前移动应用现状,我认为后期移动应用后朝着下面5个方面转变和发展。
1.大批量开发者涌入,IOS市场良好,Android市场混乱依旧,WP市场前景不明朗
首先随着手机终端价值极度放大,很多开发者看到了移动应用市场能为自身创造丰厚的价值回报,而蜂拥进入移动应用开发行列;据2012年第一季度资料显示:如今有24.8万名开发者为App Store创建了55万个移动应用,而苹果公司已向开发者支付了40亿美元的报酬。根据2月Technet发布的一项研究,过去4年,整个App经济在美国创造了46.6万个就业岗位。如此丰厚的价值回报,无疑让混沌的开发者看到了一盏明灯。
其次作为技术方面,开发门槛日益降低,一些类似PhoneCap等中间件产品和Web App模式,致使许多开发者能在短期内迅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这也使得从事其他开发语言的开发者顺利转型。
与IOS相反,在国内Android市场除官方Google的Play外(Android 官方应用市场),大有“安卓市场”,“中移动MM”,“91”等一大批民间开发的第三方的软件市场。总体上看Google市场一直在中国水土不服,而导致民间Android市场活跃;但是这样对Android开发者无疑失去了公平和稳定盈利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Windows Phone 商店,笔者倒是认为宣传声大过它的实际影响力,每次希望很大,失望也很大。
2.垄断形互联网公司继续保持优势,OpenAPI扩宽市场

垄断形互联网公司应该不用我多说,细数一下你每次拿出手机必定会开启的应用的制造商。几大垄断形互联网公司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凭着某几方面的优势突出重围,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而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也毫不逊色,把自己的用户群体有增无减的过渡到移动应用上。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松警惕,一方面凭借着丰富的内容,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其他各种独特资源,继续保持着优势;另一方面它们还开放自己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我认为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继续巩固自己的用户群体,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以自己的产品为基础横向拓展市场。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API(微博开发平台)提供了分享按钮和动态展现插件,让你仅仅通过几行HTML代码就能够在你的网站上加入社交特性。分享的内容也会在微博网站上展现,用户点击链接后可直接进入相关内容。既为自己的网站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也许是帮API提供商推广了它的产品。试想如果每款移动应用上都有“以微博帐号登录”这样的功能,新浪是不是大大的成功了,如今它也已经基本做到了。
3.本地移动应用瞄准国际化市场

英文版的移动应用仍是主流,而且最重要是的国外用户群体,有着更好的付费习惯;对于单个开发者或开发组织而言,没有这种比通过用户付费直接获得经济效益,更好的运营模式了。也许世界本来就是平的,当“Angry Birds” 等国外应用可以大把赚取我们的人民币的同时,未来国人也将大步走向海外的应用市场。
4.开发者向电子商务,社会化应用转型,SOLOMO成标配

SoLoMo,这个新概念源于硅谷创投教父、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份第一次提出。他把现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在一起: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最初那些基于“签到模式”的LBS应用风风火火一阵后,只停留在“秀”的层面,越来越无人问津,原因是“签到模式”只有Local(本地化)和 Mobile(移动)属性,最为重要的Social(社交)无法体现,因此缺乏生命力。而微博具有天生的社交属性,再加上Local(本地化)和 Mobile(移动)无疑是Solomo模式的最佳实践。社会群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之一,先虚拟社会中也不例外,因此社会化的应用将是未来的主流;当然为了更好将人气转换为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便是一条必经之路,o2o(Online To Offline)这种典型的结合模式你一定不会陌生;o2o的代表移动应用就是“团购网”。
5.Microsoft-Apple-Google有望三分移动互联网天下

Microsoft曾经的梦想是:希望世界上所有家庭的书桌上都有一台PC,当然这个PC是装有视窗操作系统的;这个梦想它几乎达到了;但是它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却节节败退。当年WM手机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随着IPhone的横空出世,WM就如同多米洛骨牌坍塌,系统无论如何升级,都无法重新崛起占领终端市场;同时谷歌 “开放、自由”的新产品Android的涌入也再次沉重打击了昔日的手机霸主诺基亚,现在Symbian(诺基亚手机经典操作系统)手机除在低端市场和在某些需求的商务场合中,基本看不到其身影;想想过去大街上满是5230,E71,E72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可否认目前Android和IOS占领了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特别是智能机市场。如果说IPhone是面向高端,商务人事的智能机终端,那Android应该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平民化智能机;但是平民化并不代表它的功能和体验弱于IPhone,只是Apple公司掌握着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个工艺流水线,而且对于产品的精细度要求极高,才让我们觉得IPhone是如此的完美;相比较起来Android没有统一的硬件支撑,加之过渡开源,使得终端设备各式各样,鱼目混珠之中不乏有以次充好的设备。我认为Android与IPhone是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回过头来再看看微软,这个桌面霸主和诺基亚的合作表现也是平平,不过WIN8和WP8的出现是否能给办公移动应用填补空白,这个目前谁也不知道,或许微软在沉浸了许久之后爆发在平板上;Android除了目前占领移动终端外,更不可忽视的是将来智能家居这块嵌入式的发展,无疑Android的开放发动了全球所有工程师的智慧;而Apple肯定也会继续重视每一个细节为它创造不败的神话。
看着地铁里人手一部的IPhone,和公交车上手指划过手机屏幕的年轻人,我能感觉到移动应用正融入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的生活就像Nokia Lumia发布时的宣传视频《诺基亚Lumia900与你相伴24小时》那样,已经离不开移动应用了。
By admin on 2012-09-20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