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6融入中国元素的前景
今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发布了新移动操作系统IOS 6;新的操作系统在功能上摒弃了Google采入了自家的Maps,并且加强了Siri语音助手;但是最令国内用户兴奋的是, Siri加入了普通话,新浪微博,优酷土豆分享的内置,默认搜索引擎Baidu的加盟等,新一代的IOS系统特别为中国用户进行了优化。发布会上,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应用和功能屡被提及,凸显苹果对中国区市场的重视。
一. 中国元素的魅力
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苹果在这次发布会上展示的产品,出乎意料的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了一些本地化功能,让我们看到苹果对中国用户的重视。让我一起来简单看一下这次的IOS6涵盖了哪些中国元素。

更完善的文本输入;让你可以混合输入全拼和简拼,甚至不用切换键盘就能在拼音句子中输入英文单词。支持30000多个汉字,手写识别支持的汉字数量增加到两倍多。
对默认搜索引擎的中国化。百度已成为Safari的内置搜索引擎选项。
视频直接分享到国内知名的优酷和土豆网。
内置新浪微博分享功能。
我们应该看到苹果刮起的中国风,给国人带来的惊喜。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或许越来越多的中国化元素会在后续的系统版本出现。
二. 中国风预示着什么
苹果在新一代软、硬件研发上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这令国人深感自豪;但是我们应该深刻了解在产品更多本土化的同时,也会给苹果自己带来了更多消费者,同时给其他两大移动平台操作系统以致命打击。
在另一方面,苹果越来越多本地化的到来令许多中国企业感到恐惧。高度集成化的功能会影响一些企业今后的发展路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苹果终端作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选择了哪家第三方应用企业合作,就将给该企业的竞争对手 造成巨大压力。比如内置了百度搜索,将对其他的搜索如谷歌、搜搜等造成影响。而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苹果中国入口的抢夺可能演变成新一轮的进化战争。
还值得注意的是QQ。尽管QQ拥有中国市场最多的活跃用户,但这些用户与苹果在中国的用户并不匹配,至少苹果这样认为。在像北京和上海这些苹果产品用户比较聚集的城市,QQ使用率反而低于其他城市。苹果用户所在城市通常更加国际化,比如拥有大量国际移民、跨国公司员工和高学历精英,他们经常涉及到与国外进行业务交涉。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现状的真实反映:不连贯和分散化。即便QQ平台影响着80%人群的互联网生活,但仍未受到“精英”人士所认可。相比之下,同时具备Twitter和Facebook功能的新浪微博更受苹果青睐。苹果放弃QQ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苹果当初未能整合Facebook相似,苹果不希望与另一个拥有独立平台的科技巨头合作。与这样的企业合作,苹果必然心生顾忌。
纵观整个新的IOS6系统,您也许会感觉到从IOS5到6的升级,在功能上的惊喜不如IOS4到5的跨越。我们所能认知的是:IOS6是一个更加商业化,席卷全世界模式系统的开始。比起IOS5的更多体验功能上的变革,IOS6更像是一个重心在市场和牢固现有用户群,争夺其他移动平台用户的版本。
三. 借东风
虽然这次的中国风让我们看到了,苹果的诚意,但是似乎在细致化和人性化上稍微有点欠缺,我们只能说这是苹果的一次中国化的尝试。作为IOS 6最大的新特性,语音系统Siri支持中文备受中国用户关注,但Siri的中文发音也显得比较呆板,听起来不够自然;苹果自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地图,此次WWDC2012一炮而红,尤其是3D FlyOver功能,能够实时渲染来完全还原真实场景,非常震撼。但是这么强大的功能,中国区却没有详细的建筑群模型和街景,反而高德的地图仍是国内用户的装机首选。
在巨大本土化,内置化的浪潮席卷下,中国部分企业可能会感到恐惧,但是我觉得正是苹果带来的这股中国风,能为这些Apps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使用者,进一步说是更大的消费市场。虽然一些以插件,山寨为主要功能的Apps会渐渐边缘化;但是一些以高品质内容为主,线上先下结合,拥有稳定用户群和资源不可替代的Apps产品仍然是长期的热点。在中国化的背景下,平板设备的儿童教育类产品或将受到父母的备受追捧,QQ的无缘内置让我对社区用户群一边倒的局面有了新的认识。
从产品设计方面看,我们更应该迎合这种苹果标准化Apps的设计理念;只有顺风行驶才能让自己的产品符合用户预期和符合苹果市场的氛围,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做大做强。
此次IOS6的发布的确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苹果,在融了中国元素后,更多的用户会把目光投向苹果的移动端设备,苹果也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本土化的工作,至此步入良性循环。我们希望苹果能在中国走的更好。
今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发布了新移动操作系统IOS 6;新的操作系统在功能上摒弃了Google采入了自家的Maps,并且加强了Siri语音助手;但是最令国内用户兴奋的是, Siri加入了普通话,新浪微博,优酷土豆分享的内置,默认搜索引擎Baidu的加盟等,新一代的IOS系统特别为中国用户进行了优化。发布会上,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应用和功能屡被提及,凸显苹果对中国区市场的重视。
一. 中国元素的魅力
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苹果在这次发布会上展示的产品,出乎意料的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了一些本地化功能,让我们看到苹果对中国用户的重视。让我一起来简单看一下这次的IOS6涵盖了哪些中国元素。

更完善的文本输入;让你可以混合输入全拼和简拼,甚至不用切换键盘就能在拼音句子中输入英文单词。支持30000多个汉字,手写识别支持的汉字数量增加到两倍多。
对默认搜索引擎的中国化。百度已成为Safari的内置搜索引擎选项。
视频直接分享到国内知名的优酷和土豆网。
内置新浪微博分享功能。
我们应该看到苹果刮起的中国风,给国人带来的惊喜。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或许越来越多的中国化元素会在后续的系统版本出现。
二. 中国风预示着什么
苹果在新一代软、硬件研发上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这令国人深感自豪;但是我们应该深刻了解在产品更多本土化的同时,也会给苹果自己带来了更多消费者,同时给其他两大移动平台操作系统以致命打击。
在另一方面,苹果越来越多本地化的到来令许多中国企业感到恐惧。高度集成化的功能会影响一些企业今后的发展路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苹果终端作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选择了哪家第三方应用企业合作,就将给该企业的竞争对手 造成巨大压力。比如内置了百度搜索,将对其他的搜索如谷歌、搜搜等造成影响。而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苹果中国入口的抢夺可能演变成新一轮的进化战争。
还值得注意的是QQ。尽管QQ拥有中国市场最多的活跃用户,但这些用户与苹果在中国的用户并不匹配,至少苹果这样认为。在像北京和上海这些苹果产品用户比较聚集的城市,QQ使用率反而低于其他城市。苹果用户所在城市通常更加国际化,比如拥有大量国际移民、跨国公司员工和高学历精英,他们经常涉及到与国外进行业务交涉。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现状的真实反映:不连贯和分散化。即便QQ平台影响着80%人群的互联网生活,但仍未受到“精英”人士所认可。相比之下,同时具备Twitter和Facebook功能的新浪微博更受苹果青睐。苹果放弃QQ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苹果当初未能整合Facebook相似,苹果不希望与另一个拥有独立平台的科技巨头合作。与这样的企业合作,苹果必然心生顾忌。
纵观整个新的IOS6系统,您也许会感觉到从IOS5到6的升级,在功能上的惊喜不如IOS4到5的跨越。我们所能认知的是:IOS6是一个更加商业化,席卷全世界模式系统的开始。比起IOS5的更多体验功能上的变革,IOS6更像是一个重心在市场和牢固现有用户群,争夺其他移动平台用户的版本。
三. 借东风
虽然这次的中国风让我们看到了,苹果的诚意,但是似乎在细致化和人性化上稍微有点欠缺,我们只能说这是苹果的一次中国化的尝试。作为IOS 6最大的新特性,语音系统Siri支持中文备受中国用户关注,但Siri的中文发音也显得比较呆板,听起来不够自然;苹果自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地图,此次WWDC2012一炮而红,尤其是3D FlyOver功能,能够实时渲染来完全还原真实场景,非常震撼。但是这么强大的功能,中国区却没有详细的建筑群模型和街景,反而高德的地图仍是国内用户的装机首选。
在巨大本土化,内置化的浪潮席卷下,中国部分企业可能会感到恐惧,但是我觉得正是苹果带来的这股中国风,能为这些Apps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使用者,进一步说是更大的消费市场。虽然一些以插件,山寨为主要功能的Apps会渐渐边缘化;但是一些以高品质内容为主,线上先下结合,拥有稳定用户群和资源不可替代的Apps产品仍然是长期的热点。在中国化的背景下,平板设备的儿童教育类产品或将受到父母的备受追捧,QQ的无缘内置让我对社区用户群一边倒的局面有了新的认识。
从产品设计方面看,我们更应该迎合这种苹果标准化Apps的设计理念;只有顺风行驶才能让自己的产品符合用户预期和符合苹果市场的氛围,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做大做强。
此次IOS6的发布的确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苹果,在融了中国元素后,更多的用户会把目光投向苹果的移动端设备,苹果也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本土化的工作,至此步入良性循环。我们希望苹果能在中国走的更好。
By admin on 2012-08-30 16:53:00